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宁市教育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咸宁市教育局 时间:2014-12-30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咸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视频访谈,我是主持人曹玮。

    2014年,市政府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师资交流,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市城区启动新建1所优质公办幼儿园”纳入十件实事。

    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嘉宾是咸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旭东,和大家聊一聊教育部门如何落实十件实事。李局长,欢迎您。

    李局长: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咸宁市政府门户网与大家交流。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咸宁市教育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值此2015年元旦来临之际,也祝愿广大网民朋友新年快乐!

    主持人:本届政府将教育工作纳入重要民生工作来推动,特别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县两级做了大量工作,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市这方面的情况?

    李局长: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不动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改革驱动,实施《关于全面推进改革发展 建设教育强市的意见》,抓住布局完善、标准化工程、信息化应用、师资调配交流、改革招生制度与教育教学改革等重点,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水平明显提升,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是加快市直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温泉中学、实验小学标准化建设。2013年以来,两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和改薄规划,共落实项目资金3800万元,办学条件整体得到改善。今年初,温泉中学学校食堂、运动场正式交付使用。两校建设面向茶花南路的安全通道,已经征地15.31亩,出口通道已经打通,落实资金150万元,规划设计基本完成。实施市实验小学标准化建设,向市政府呈送了《关于实验小学实施标准化建设的请示》,等待批复实施。建设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市教育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确定的“用最好的地块、最好的区位办最好的学校,高标准确保2014年秋季正常开学”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咸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完成项目总投资1.6亿余元,实现9月1日开学的承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温泉城区学校招生政策,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今年实验外校共招收学生2100人,分流了市直温泉中学、实验小学生源,缓解了大班额问题。

    二是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按照中央和省统一安排,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纳入中央改薄资金“两统筹”覆盖县市,咸安区、嘉鱼县和市直纳入省级改薄资金“两兼顾”覆盖县区。我市将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机结合,立足保基本、补短板、兜网底、满足基本需要。全市完成“全面改薄”摸底排查、规划制定、市级审核、省级评审、资金争取等工作。按照省定标准,测算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总需求为21.88亿元。本着“有薄必改、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上报全市“全面改薄”规划,2014年至2018年,全市“全面改薄”规划投资14.84亿元。根据规划全市2014年应筹措改薄资金3.15亿元,截至12月,已落实2014改薄资金2.79亿元,完成88.51%。

    三是整体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两年来,全市各地累计投入资金7亿余元,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赤壁市连续三年投入1.6亿元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嘉鱼县追加投入6000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崇阳县投入1.2亿元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咸安区第一期工程对49所学校进行立面改造,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投入6459.12万元,涉及学校38所,新建项目58个,维修改造项目138个。通城县基本完成52所学校维修改造。4校搬迁工程,其中1个完工,明春交付使用。招投标工程19个,其中6个完工、13个在建,明年全部完成。通山县启动157个项目,其中126个完工、15个在建;招标项目16个,其中14个在建、1个竣工、1个待启动。

    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标准化建设全面展开。2013年9月底,赤壁市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并被省政府授予“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市”。今年9月,嘉鱼、崇阳先后接受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顺利通过。12月,咸安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评估验收。根据省里统一安排,通山县、通城县在2015年接受省级督导评估。通过以评促建、促发展,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提高,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主持人:听完李局长的介绍,大家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一定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请李局长介绍一下我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情况。

    李局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市接入互联网学校504所,占学校总数65%,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小学和教学点在2016年以前全部接入。4308个班实现班班通,点全市总数63%。全市中小学(含中职)有计算机2万余台,生机比为18:1。市政府一期投入近180万元,建设全市教育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今年11月,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启动市、县教育局与基层学校互联互通,整合全市教育信息化资源,为师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公共教育信息服务,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二是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试点。充分抢抓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挂点机遇,在咸安区偏远教学点开展信息化教学试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通山县黄沙镇开展“专递课堂”试点,把过去的“联校走教”发展成“联校网教”,在全国省电教馆长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得到省教育厅肯定,获得全省教育制度创新奖励资金30万元。在崇阳县铜钟乡开展“同步课堂”试点,每周将咸宁市实验小学音乐美术课同步传到铜钟乡小学,得到师生普遍欢迎。认真开展总结,整合资源,推广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三是加强教育信息的应用。咸安区结合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积极创建切合实际的区域性教育教学资源,引入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和完善资源共享平台,70%的专任教师实现了在线教学,区级主题教研活动全部采取网络在线形式进行。今年6月,获得免费开通中央电教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网络学习空间,129所学校3489名教师建立完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嘉鱼县搭建一套“优课数字化教学系统”服务器。赤壁市建设的“优课资源库”,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学科。通城县教育信息网和中国现代教育网合作,开通了教学资源涵盖了各学段、各版本、各科目的教学案、课件和试卷。崇阳县有64所学校使用明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优质资源。通山县班班通学校已全部使用中央电教馆“优课资源”及“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主持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4年,咸宁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局长:我市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

    一是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严守五项禁令,争做“四有”教师。教师节期间,在全市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今年共表彰奖励咸宁名师,十佳师德标兵各10人,咸宁骨干教师60人。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与咸宁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联合开展“寻找‘学生喜爱好老师’活动”。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征文活动,收到征文94篇。在《光明日报》咸安区优秀教师朱白玉的先进事迹。在全体教师中,掀起学先进、正行风,争做师德楷模的热潮。

    二是强化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制定《咸宁市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开展“国培计划”、农村素质教育提高工程等74个项目的培训,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班主任2.5万人。

    三是做好教师招聘,充实教师队伍。多渠道招聘教师,把好教师准入关。做好市直学校教师招聘工作。今年暑期,面向全国招聘教师92名,充实市温泉中学、实验小学和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队伍。做好免费师范生招聘工作。今年上半年,联合市人社局赴华中师范大学举行2场免费师范生专场招聘会,共签约8人(鄂南高中7人,温泉中学1人)。12月下旬将继续开展免费师范生招聘工作,计划共招聘22人(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招聘20人,市直机关幼儿园招聘2人)。做好新机制教师招聘工作。继续做好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录工作,今年全市共招录到岗教师480人,全部选派到基层学校一线。

    四是逐步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工作。2月份,对全市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内部座谈、市直部门征求意见,拟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上挂、下派、外送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交流培养,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每年交流比例不得低于当地专任教师总数10%。截止11月底,全市各县市区教师县域内交流人数达148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主持人:今年市政府将启动新建幼儿园纳入十件实事,请您介绍一下相关进展情况

    李局长:根据《咸宁市城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3—2030年)》规定以及市政府“在市城区启动新建一所优质公办幼儿园”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选定在咸宁经济开发区锦龙路中段武汉湖景山庄(住宅区A、D块)配套建设幼儿园,按照18个班的规模设计,生员总数为540人,生均用地面积15㎡以上,生均建筑面积10㎡以上,户外活动面积4㎡以上,总用地面积8737㎡(13.1亩),总建筑面积5400㎡。目前,幼儿园规划选址方案已经市规划局批准,正在进行施工设计等相关工作。我局已制定幼儿园建设和办园方案,提请市政府审定并按计划推进工程建设。

    主持人:市政府今年印发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市,我们期待并坚信,咸宁教育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李局长:网民朋友们,咸宁教育工作过去的成绩,离不开广大网友的热情帮助,建设教育强市,更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衷心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关心、支持并参与咸宁教育工作。

    最后再次祝福网民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祝愿咸宁市政府门户网越办越好!

    主持人:感谢李局长作客在线访谈,谢谢您!也非常感谢网友朋友们的支持与收看,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