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7776/2025-27748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教育 发文单位: 咸宁市教育局
名 称: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徐洪波代表:
您提出的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1号《关于关于以体育人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精谋划,早布局,践行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一是政策引领,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印发《咸宁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方案》《咸宁市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方案》,出台体教融合、新时代学校卫生工作等一揽子配套举措。下发《咸宁市新时代学校多彩体育实施方案》,部署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到15分钟”等学校体育微改革事项。同时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中小学校体音美课程管理的通知》,通过建立体音美课程表备案制度、网上公示制度,加强体音美课程开设的过程性管理,切实提高体音美课程实施质量。
二是资源提质,筑牢基础支撑。近年来,咸宁市人民政府先后实施《市城区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城区义务教育三年提升计划》,配合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与能力提升工程,共投入8.9亿元,在市城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2所,一大批高标准学校体育美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同步配齐。市政府新建咸宁市第一高级中学、咸宁直属机关幼儿园二园、咸宁交通实验幼儿园二园在严格按照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的基础上,还配备了幼儿恒温游泳池、幼儿足球场、室内游泳馆、篮球馆、学校艺术中心等先进设施设备,校园体艺硬件条件大幅提升,为广大家长提供了更多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保障了民生供给。
二、强体魄,塑品格,体育活动赛事丰富多彩
一是全面推行人人皆运动。把最美大课间评选展演作为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市县上下联动、学校广泛参与,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大课间广播操、健身操、课桌操、集体舞等活动,全市330所学校,近30万名师生参加了此项活动。第二届比赛中还增加了“校长参与加10分”加分项。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小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确保每日两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课间活动方案,低龄段经典游戏培养规则意识、中龄段团队项目激发协作思维、高龄段竞技赛事强化体能技巧。倡导组织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全员参与游戏和赛事活动,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性体育氛围,着力破解“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让孩子们更加健康阳光。
二是稳步提升校园体育水平。我市近年来通过资源整合、学段贯通、要素融合、分层分类、多维评价等,发力破解学校体育发展工作难题,例如赤壁市构建了小、初、高和市、校、班“三层三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制度,指导学校建立各类体育项目校队、班队,形成“班班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学校通过班级联赛抓普及,越来越多学生因为一项体育运动而爱上锻炼。与此同时,我市校园竞技体育水平近年来也有所提升,崇阳县中学生足球曾连续5年保持全省前二,2021年获湖北省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男子篮球获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亚军。2024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系列赛羽毛球比赛获得2金3银5铜,创单项赛事历史最佳。赤壁市第三小学地处陆水河畔,学校结合防溺水工作,确立以桨板运动为特色,多名学生学业之余挤出时间刻苦训练,在2024年中国桨板超级联赛中大放异彩,成绩斐然!另外,我市冰壶、攀岩、空手道、激光枪等项目均填补注册运动员空白,青少年新兴体育呈蓬勃发展态势。
三是创新探索智慧体育。2024年市教育局确定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为全市首个“AI+体育”创新试点学校,实现了科技赋能校园运动。智慧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获广泛认可。一是个性定制,让训练计划“精准化”。借助AI技术,通过智慧体育数据平台,教师可以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运动处方与练习计划。二是科学评价,让教学反馈“动态化”。通过AI跳绳、AI立定跳远、AI仰卧起坐等各类智能化测试设备,学校能够自动采集学生的运动数据,实时生成测试报告。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教学评估依据。三是职能监测,让运动安全“可视化”。通过移动应用平台,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体育成绩、运动报告及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了解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与运动兴趣。四是场景创新,让体育课堂“游戏化”。学校可利用智慧操场举办了各类体育竞赛与趣味运动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挑战。
下一步,我市教育工作者,必将勇于担当,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亮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以体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抓创新、谋发展,办实事、求实效,助推咸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监督与支持。
咸宁市教育局
2025年7月4日
主管领导 袁慎彬 联 系 电 话 15907241339
经办人姓名 邓诗颐 联 系 电 话 15872797009
邮政编码 43700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1份),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