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011337776/2025-27761 文  号 :

主题分类: 教育 发文单位: 咸宁市教育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周巍、陈友谊委员:

你们提出的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关于高中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们的提案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对我市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提出了宝贵建议。经市教育局认真研究,由团市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提供了会办意见,同时装备办也与你们进行了多次交流。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优先使用学校内部资源”的建议

(一)课程整合与社团建设

市教育局将指导各高中学校结合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鼓励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社团,并联合团市委为社团活动提供规范化指导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培训

市教育局将联合高校和科技企业,开展高中教师人工智能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5年内计划组织2期培训,覆盖全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2024年6月咸宁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邀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杨鹤教授进行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思考与行动的讲座。现场有5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今年2月,我市青林学校、通城县隽水初级中学、通山县实验小学、嘉鱼县实验小学四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试点学校。正积极进行试点中。

今年4月,市科协面向全市小初高120余名科技教师举办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邀请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行,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旭东作人工智能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面向高中设立人工智能科技竞赛。近五年,市科协持续打造全市青少年科技竞赛品牌活动,以赛促学,培训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面向高中阶段学生,市科协设有无人机、创意编程、未来太空车、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等人工智能赛项,激发高中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每年省教育厅举办湖北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现场会,其中包含若干人工智能比赛项目,我市有几十名学生参加该项活动。

二、关于“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和政策帮扶”的建议

(一)场馆建设与资金保障

市财政局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中人工智能教育设施建设。2025年优先为重点高中建设专业化人工智能培训场馆。

 (二)常态化机制建设

市教育局将大力支持高中人工智能教育,明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考核标准,确保教育常态化。同时,鼓励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三、关于“外部资源入校培训”的建议

(一)科技馆与高校合作

市科技局将协调各县市区科技馆和本地高校(如湖北科技学院),定期选派专家进校指导项目式学习。2025年计划开展“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10场,覆盖全市高中。

市教育局经同相关部门多次商议,联合市科协、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下发通知,计划于9月份举办2025年咸宁市青少年科学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以“守正创新,智引未来”为主题,设置科学素养展示、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数理文化展示、科普短视频大赛、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科学实践活动六大模块,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中小学生科技素养,为科技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市团委在高中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方面:依托服务阵地、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市青少年官引领服务青少年成长的作用,科学设置少儿编程、科学小实验等课程,为309名青少年提供 524 课时服务,让青少年以低成本、低门槛、高沉浸的方式,接触并学习前沿的机器人编程知识。搭建竞技平台、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人才。举办2025年咸宁市“青力青为”职工智能制造大赛,吸引全市共20支队伍参与,为青年职工搭建展示技能、突破创新的舞台,促进我市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我市青少年提供直观接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机会。开展2025年咸宁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围绕加快构建“5+4”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选拔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突出作用的优秀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等方面展现了拔尖人才的科研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开展咸宁市青少年科技展演暨咸宁市第二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吸引450余名青少年参加,通过竞赛,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加深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深化阵地建设、赋能科技教育创新。自2021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3所中学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课程涵盖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生命科学、虚拟现实等,按照“有阵地、多硬件、强软件”的思路,采用“文化+教学”相结合模式,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让青少年行走在科技前沿。多维宣教联动、构建人工智能育人生态。通过在“青春咸宁”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平台,多渠道的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度和重视度。联合咸宁市心理学会,咸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拥抱人工智能时代,防范电子产品危害”心理健康讲座,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意义与风险。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在全市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教育氛围。

(二)优质资源引入

市教育局将遴选国内外高水平人工智能课程和案例,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学校提供教学支持。同时,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市级财政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学校需求,统筹资金,加大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高中,助力人工智能赋能高中教育发展。倡导大学与高中校校合作、学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人工智能办学质量。

四、下一步工作

人工智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高中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对于提升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培训科技后备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市科协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面向我市高中老师和学生开展专业讲座。二是推动我市科技馆与高中对接合作。目前,我市已建成的科技馆有赤壁市科技馆、崇阳县科技馆。市科协将加强对县级科技馆的指导,推动县级科技馆与各地高中对接,辅助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定期向市政协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监督指导。

再次感谢您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全力推进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咸宁市教育局     

                                                        2025年7月15日    

  

主管领 魏祖健        联 系 电 话 13986610321

经办人姓 高威          联 系 电 话 19972900700

邮政编 43710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