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7776/2025-27762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教育 发文单位: 咸宁市教育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周燕红、周光军、郑光勇、易大文四位委员:
您们提出的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关于加强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我市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近视防控全国改革试验区咸宁建设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市直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提案高度重视,针对你们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经费保障、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建设工作的建议进行了认真学习,并联合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您所提的建议,市教育局与市直相关单位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进行了全面梳理,组织相关专家认真讨论,将所提建议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吸收采纳,全面完善三个方面的保障体系建设。现将咸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全国改革试验区三个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策保障
咸宁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视力健康,2018年8月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提高学生视力健康公益服务水平的通知》,明确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服务定位。
2019年咸宁市被教育部认定命名为全国儿童青少年防控改革试验区,同年政府印发了《咸宁市全国儿童青少年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统筹全市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纳入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21年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市委市政府办印发《咸宁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实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全面得落实双减政策。
2022年5月,咸宁市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咸宁市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加强了市、县、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网络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
二、强化经费保障
市政府创新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设立了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公益服务项目,将近视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
2019年,市财政安排近视防控建设项目经费283.7万元,用于原市直试点学校241个教室的光源改造以及2所视力健康体验学校建设,2020年底已全部完工。同时,从2020年起,每年安排预算49万元用于近视防控工作专项经费。咸安区投资128万元,采购7130套新可升降课桌椅,所有新建学校均使用防近视灯。嘉鱼县投资378.705万元,采购17190套可升降课桌椅,嘉鱼县教室灯光改造基本达到全覆盖(目前只有1所高中和3所初中未完成)。赤壁市投资468.3095万元,采购更新可升降课桌椅共计28515套,并投资920万完成了城区33所学校的教室灯光改造。崇阳县计划投资710.4万元,分五年逐步采购27858套可调课桌椅。通山县统筹资金145万元,为5所中小学配备可升降桌椅7240套。通城县争取在三年之内,将全县中小学的学生升降式课桌椅配备落实到位。
三、强化专业保障:
一是市教育局成立全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宣讲团成员由全市教育行政干部、各校教师、专业机构人员以及大学生组成,根据市教育局每年安排工作计划,在全市持续开展了全市近视防控征文、校园眼保健操视频评选、校园近视防控短视频征集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视力健康宣教活动,传播了视力健康知识,培育了视力健康文化,构建了视力健康生态,咸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步入以健康教育、管控行为为重点的工作模式。
二是市卫健部门组织专家按照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以及国家疾控总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适宜技术指南》的技术规范,开展了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健康教育、风险监测、动态管理、综合干预的专项技术培训,加强了全市近视防控专业机构公益性技术服务专业化建设,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与专项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
咸宁市教育局
2025年7月4日
主管领导 袁慎彬 联 系 电 话 15907241339
经办人姓名 邓诗颐 联 系 电 话 15872797009
邮政编码 43700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政务督查室(2份)